3月30日,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主題的2022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匯聚國家及部委領導、專家學者、企業領袖的研究、實踐經驗和精彩觀點,并重磅發布2022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榜單。憑借在新材料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持續探索,龍佰集團以750.34的得分成功入選該榜單,名列全國132位,在河南省入榜的6家企業中排名第二。
據介紹,“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評價活動堅持以量化數據為依據,堅持客觀、公正、準確、全面的研究原則,采用大數據測評與專家評審相結合、企業自主填報與第三方獨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選取市/估值作為評價的主要指標,以企業規模、盈利能力、成長速度、創新驅動、社會貢獻、社會影響、國際化水平等7類及14項細分指標作為修正指標,對市/估值進行修正,最終產生新經濟500強榜單。該榜單旨在促進我國新經濟產業發展,并挖掘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示范企業。
一心一意謀發展,經濟效益穩提升。近年來,龍佰集團始終秉持“創領鈦美生活,做受尊敬企業”的使命,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托技術創新和高效的運營模式,在材料領域持續深耕,積極構筑全球化的研發、生產和運營網絡,不斷提升服務人類社會的能力?,F已形成“234”產業發展新格局,即:擁有龍佰集團和東方鋯業兩家上市公司;建成“鈦、鋯、鋰”三條產業鏈和創新耦合發展體系;成為鈦白粉、鈦鋯金屬、電池材料、鋯材料等四大綠色新材料制造領域的佼佼者。2022年,集團鈦白粉總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營收預估超240億元;主營產品鈦白粉、海綿鈦產能分別達150 萬噸/年,5萬噸/年,雙居全球前列。集團入列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大企業創新100強、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中國上市公司成長100強、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中國冶金礦山企業50強等,成績斐然。
龍佰集團產業優勢突出,依托精準高效的研發體系,堅定錨定產業制高點,成功實現“大型沸騰氯化技術”“攀西鈦礦升級轉化氯化原料技術”“航空用轉子級海綿鈦制備技術”等三大卡脖子技術的突圍,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和壟斷,鞏固了龍佰集團參與全球產業競合的優勢地位。同時,特別引以自豪的是,2021年,集團搶抓鋰電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機遇,依托大化工和產業鏈優勢,在焦作建設20萬噸磷酸鐵、20萬噸磷酸鐵鋰、20萬噸負極材料等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探索創新鈦鋰產業耦合生產工藝,成功將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硫酸亞鐵延伸做成磷酸鐵,繼而生產磷酸鐵鋰,搶占了新能源材料“新賽道”。目前,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產品已進入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主流電池企業,尤其是磷酸鐵產能規模已達10萬噸/年,躋身全國行業前五,跑出了龍佰“加速度”。
依托強大的綠色產業鏈發展優勢,龍佰集團以新科技、高投入實現了資源利用最大化和廢物排放最小化,循環經濟效益突出,穩居同行前列。近年來,集團自主研發“硫氯耦合”技術和硫酸亞鐵溶液制備聚合硫酸鐵技術,以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酸性廢水為原料,投資1.2億元實施30萬噸/年硫氯耦合鈦材料綠色制造項目和20萬噸/年聚合硫酸鐵項目,將鈦白粉生產過程產生的含硫酸的廢水轉化成合成金紅石產品和聚合硫酸鐵產品。一方面從源頭減少酸性廢水的產生,減少鈦石膏固廢產量,固廢年可減排70%左右;另一方面,硫氯耦合項目副產含鐵的母液,也可通過堿熔氧化、煅燒生產鐵黑、鐵黃、鐵紅等鐵系顏料,還可作為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生產的原材料等。在推進綠色礦山、堆場建設方面,集團投資數百萬元實施“生態提升美麗田園”工程,實現廢棄土場變公園、石膏堆場變蔥綠農田,累計復耕綠地近千畝。同時,德陽基地進一步改造外排水人工降溫濕地,滿足廢水生化處理項目前置降溫需求,投資達100余萬元打造了景觀獨特的濕地公園,促進了企業的生態和諧和綠色發展。
在保持穩健經營的同時,集團將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戰略管理和運營的全過程,積極響應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部署號召,認真踐行人文關懷,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以切實行動參與防汛救災、疫情防控、公益體檢、鄉村振興、村企共建、助學捐贈、社會公益等活動,并給予大力支持和資助,用真情回饋社會,造福人類,彰顯上市公司責任風范。據統計,集團助力鄉村振興、開展社會公益活動累計投入資金年均達1000萬元。
今后,龍佰集團將緊緊錨定“十四五”戰略發展目標,充分發揮產業、資金、創新、人才等優勢,圍繞鈦產業持續補鏈、延鏈、強鏈,做強主業鈦白粉,做精高端海綿鈦,做大鋰電新材料,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市值1000億,營收500億的宏偉目標,以產業報國之志造福社會,共贏未來。